向应北愣住了,“赵老师的意思是飞来电子全资收购了万运通讯?不是合作或其它模式?”
陈总是不太重视万运通讯。
因为他骨子里认为无论投多少钱,在技术上也只能对欧美企业依赖。
超越他们,是不可能的事。
万运公司做做代理、贸易就可以了。
没必要劳心劳力,最后都打了水票。
但是,把万运通讯卖掉的可能性也不太大。
陈总是个很念旧的人。
这个念旧也包括他创建的公司。
陈总的公司中,有不少项目早就应该裁撤掉,可他一直想尽办法维持,觉得自己付出了,感情上有些舍不得。
他怎么会把万运通讯卖掉。
严格意义上,陈总也并不欠易飞人情。
欠易飞人情的是陈乐宁。
但内地陈家也能力还上这个人情,陈总没必要牺牲自己的利益。
万运通讯无论如何,一直是盈利的。
史朝东和李万军也愣住了。
飞来电子收购了万运通讯。
怎么来帮个忙,回去连公司都没有了。
不过。
万运以后归飞来电子公司也行,他们能看出,飞来电子公司更有前途。
他们做为技术研发人员,当然更希望在老板重视技术公司发展。
赵丽丽说道:“全资收购,以后万运通讯将不存在,合并到飞来电子港城公司,我说句实话,在电子行业,飞来电子不会和万运通讯公司合作,因为陈总和易飞的经营理念不同,陈总没有创新的动力,而易飞在电子行业就是创新、创新、再创新。这牵涉到公司发展的方向,双方谁也不会让步,这就没办法合作。”
不是陈江运一人。
港城对在电子行业中大力投资并不热衷。
甚至远远低于内地的商人。
易飞和他合作的可能性基本上没有。
就算勉强合作,最后也会分道扬镳。
易飞比谁都清楚创新的重要性,知识产权的重要性。
再说了。
飞来电子公司不需要和任何公司合作。
因为公司不缺乏技术和资金。
没有万运通讯,飞来电子公司也会在电讯行业未来一飞冲天。
最多晚一点而已。
易飞回来的那个世界。
华夏的大部分电讯设备公司最早都和港资有关。
可就没有一个合作到最后的。
港商希望能赚一笔是一笔,希望把赚到的钱都分了。
而内地的电讯公司却希望尽量把钱投入到研发中,这就是理念的不同,只能分手。
二十多年后。
华夏出现数家在国际上都有竞争力的电讯厂商。
港城?
她不记港城有什么出名的电讯设备厂商。
向应北有些哭笑不得,“这么说,我们三个也是飞来电子公司的员工了?”
他能说什么呢。
公司都易主了,他这个副总经理还一无所知。
陈总是从没有把自己当回事,还是刻意把自己推向飞来电子公司。
易飞说道:“如果三位愿意的话,这么说是没错的。”
公司是收购了,但人员还得看人家的个人意思。
他当然希望他们三人能留下来。
他们都有极强的研发能力。
“愿意,我肯定是愿意的,我想他们两个也愿意。”
向应北说道:“我有一个问题,小易总,我听说港城新注册个和硕通讯公司,也是您名下的公司,为什么不是和硕通讯公司收购,而是飞来电子公司收购。”
他能看得出来。
飞来电子公司是个综和性的公司,主攻目标应该是电子产品而不是通讯产品。
当然,通讯产品也是一种电子产品。
既然有专门的通讯公司,为什么还多些一举呢。
哪个公司收购还不一样。
飞来电子的通讯设备部门难道不和和硕通讯公司产品相冲突吗?
其实无所谓。
他愿意加入飞来电子公司。
杨安贵、李余新、李文江都在,他还有什么可犹豫的。
只是心中有这么一点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