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3053章 房漏偏逢连夜雨(1 / 2)

然而,如今许多君王都已开始这么做,这件事也逐渐被接受。不就是用女人换金币吗?天底下还有比这更赚钱、更快捷的生意吗?于是,大家争相效仿,包括哈康。

他也希望继续与赵桓进行这样的交易,因为离开赵桓,他不知还能找谁换金币。拥有女人却无用,所以赵桓这个金主得罪不起,只能赔礼道歉。赵桓也只是给他一个教训,并不想彻底闹翻,因此接受了他的道歉。

但是,之前开出的条件不会有任何让步。在得知弟弟埃斯泰因的军队已反超自已后,哈康感到极大的压迫感,决定赶紧用女人换金币,扩充军队。

然而,打不过埃斯泰因,至少没有取胜的把握;而从自已的土地上拿女人换金币,他又舍不得。于是,他将目标转向了南边的丹麦。

他目前控制着挪威南部,这里是人口主要聚集地,且拥有大量港口。挪威的海航业一向发达,主要在渔业和捕捞方面,而对商业不太重视。他们更看重维京海盗的劫掠,看中的东西直接派军队去抢,这才是他们最想干的。

如今,他们将维京海盗当年的劫掠想法付诸实践,只是这次抢的不是金银,而是女人,因为女人可以帮他们从赵桓那里换取所需金币。他立刻开始筹建并扩大海军。

在这个时代,陆军转变为海军只需舰船即可,不像现在需要专门的军事训练。至于军舰,征召商船便可获得。海军的唯一任务是将军队从一个地方跨海投放到另一个地方,除非在海上交锋作战。

但这种情况一般不会发生,双方更愿意选择一块陆地,在陆地上激烈交战,因为都觉得海战太累、太困难。

因此,哈康将他的两万军队改编为海军,使用征召来的商船和渔船。这些船虽不及大宋的艨艟巨舰,只是一些小型渔船和商船,运输能力有限,但好在数量众多,目标直指丹麦。

而这次出击,哈康并未亲自率军,而是坐镇本土,这一决策后来证明极为明智,因为他保住了性命。——他的两万海军乘坐上千艘舰船,在前往丹麦的途中遭遇了可怕的飓风。

二万军队和上千艘征召来的海船悉数葬身大海,仅有几百人侥幸飘至海岛得以幸存,最终在过往渔船的援助下才返回挪威。

得知此事后,哈康气得几欲吐血,这简直是偷鸡不成蚀把米。原本计划通过强夺女人换取金币,结果却损失了二万大军和上千艘征召来的商船。

这些船并非无偿获得,而是向商人借贷的,约定需连本带利归还。在欧洲,契约精神备受重视,挪威亦然。与这些商人打交道,即便哈康贵为挪威国王,也不敢公然违约。

毕竟涉及的商人众多,一旦违约必引发众怒。无奈之下,哈康只得求助于赵桓,商讨借款以偿还商人。然而,赵桓断然拒绝,明确表示要么以女人交换,要么免谈。

哈康束手无策,已无力再组织第二次海外劫掠,因为上次能征召的渔船和商船几乎全数征用,还折损了二万军队。他必须在弟弟埃斯泰因得知消息并发动进攻之前,迅速增强战斗力,否则将面临巨大危险。

于是,哈康不得不忍痛割爱,从自已控制的疆域中凑齐四万女子与赵桓交易,换取二万金币。其中一万金币用于偿还商船损失,并打了诸多欠条,因无法一次性还清。

剩余的一万金币则用于征召二万新军。挪威毕竟是维京后裔,只要付钱,不乏年轻男子愿意以命换钱,因此很快填补了军队缺口。

然而,北方的埃斯泰因已确认哈康损失惨重,遂立即发动进攻。战斗在哈康控制的疆域内爆发,哈康的军队难以抵挡埃斯泰因的强大攻势。主要原因是新征召的军队皆为新兵,未经训练,战斗力不足,且数量少于埃斯泰因。

不过,哈康凭借地利之便,提前做好准备,将军队退守至城堡,并派出游击队袭扰埃斯泰因的粮道,使其无法保障军队粮食供应。

哈康连遭重创,损失惨重,欲继续抓人卖给赵桓换取金币,但很快发现已无余人可抓。

因挪威人口本就少,此前已抓走近十万,许多年轻女子纷纷逃离挪威,甚至整个北欧,远赴欧洲中南部。北欧各地皆在抓女人换金币,村镇中仅剩老弱病残,年轻男子参军,年轻女子逃散,田地荒芜,无人耕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