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幸道:“爸爸,我知道了。”
李源温声笑道:“那明天你去轧钢厂保卫处找马长友,我已经和他说好了,他会安排你进汽车班学习开车。”
张冬崖摇头道:“我一把老骨头,还往哪去?建国……确实要让你费心了。”
李源闻言面色严肃了些,问道:“她是榜样啊,还接受过老人家的接待,为什么会批她?”
李桂眼睛一亮,回头对李母道:“快,老幺回来了!”
……
李幸和张冬崖约好了,师爷指点他两天。
孩子进来后,当场跪地磕头,叫道:“爷爷、奶奶,汤圆回来看你们来了!”
家里人口往后肯定越来越多,没个厉害的人镇着,我也担心麻烦事多。
李桂倒是好些,含着热泪将李幸搀扶起来,上下打量了遍,连连点头道:“好孩子,好孩子!爷爷也想你,爷爷也想你啊!”
秦家庄的人也越发团结了……
“他爹,外面有动静,我怎么听着像是自行车声音……”
李源笑道:“当然,啧啧,被骂的那叫一个惨……”
老两口住西屋,东屋是赵叶红大女儿孙月香和女儿李慧在住,这时也亮起了灯。
李源打小身体不好,投入的精力和关怀最多,所以八个儿子里最偏爱的就是李源。
李池也道:“老幺懂的多,就听他的。小香,回头哪个不听话,你就跟我说,我不在就跟你二哥说。”
张冬崖哈哈笑道:“说的好。”
更不要说,前几年张建国带着一群烈属孩子们,替他抢回来多少古董文玩和国宝。
黎明,生产队圈养的公鸡打鸣了。
孙月香随带着女儿回屋,李源则和李幸匆匆洗漱了下,上了爷爷奶奶的炕。
孙月香道:“源子,去看过我妈了么?”
孙月香笑道:“家里孩子还是都懂事听话,就十八调皮些,不爱看书,人家还上了清华。”
哪怕李源现在就躺平,靠着空间里那些玉器字画,古董珍玩,即使只出手十分之一,买成地和房,建立家族信托,李家的财富也够支撑十辈子富贵不尽。
李源也哈哈一乐,随后道:“建国,你是我的干儿子。如果你想,这次我就能带你一起南下去港岛,你也能过上不用票就能随便买东西的生活,可以在港岛学开车,开的还是小轿车。但是,你妈去不了,爷爷也去不了。”
还有就是,我在那边正在修一个大庄园,也是一大摊子事,雪芳姐得去帮我看着。
你要觉得不服,就自己奋斗,去改变命运。不然能怎么办?
生在贫困的国家,也是你自己投胎技术不行,怨不了别人。
李桂都懵了,李母更是吓的脸都白了,她颤着手,小心翼翼的抓向正冲她笑的李源,越靠近越害怕,唯恐摸过去是空的……
张冬崖:“……”
李源轻声道:“去港岛了,我要去见我儿子。爸、妈,晓娥当初走,就是因为娄家提前预料到六六年的事,为了避祸,也为了不连累咱们家,才带着孩子走的。娥子走前,已经怀上我们家老二了,叫李思,思念的思,今年也四岁了。我知道消息后,就想尽法子,找机会出去。现在我在港岛那边叫李爱国,这次带汤圆回来看看您二老,还会假借出差之名,继续过去,直到世道太平下来。爸妈,您二老别担心我,我的妻儿都在那边,过的很好。”
就听外面传来一声:“爸,是我。”
没干一会儿,就见老大李池来了。
有雪芳姐在,就不会让孩子娇生惯养,没了规矩。”
皇帝爱长子,百姓疼幺儿。
李桂道:“行了,睡觉吧,孩子才回来,路上不定吃了多少苦。有什么话,明天再说。”
工农兵大学生,那也是大学生,国家后来也是承认的,虽然工作中多少还是受到一些歧视。
看到院子里拿着大扫帚扫地的人,李池吓了一跳,走到跟前仔细看了看,才皱眉道:“老幺,什么时候回来的?”
我们本来也很惨,是你父亲他们,用血肉生命,硬生生为我们重铸出站立起来的骨头。
更不用说,那三年的粮食供给,连一大家子进城落脚的地方,都是赵叶红家的院子。
李幸嘿嘿嘿笑了起来。
孙月香笑的不行,见李慧打了个大大的哈欠,李源道:“天太晚了,师姐带小慧快睡吧。我们也休息了。”
所以教徒弟的经验和眼光,比张冬崖差远了。
要不是他觉得秦雪和李源有可能走到一起,他也不爱管这个闲事。
李母松了口气,道:“哎哟,那可真是不容易。幸亏你们住的地方好,不然可真让人担心。”、
李幸摇头道:“在港岛只要有钱,什么都能买得到。就算是寮屋区非常贫困的穷人,只要好好做事,也都吃的饱饭。没听说过买东西要票……”
万幸,万幸,李源的胳膊是结实的,是真的!
李源见李母如此模样,心中也是动容,温声道:“妈,我去找您孙子去了,接他回来看看您和爸。我们都好好的。”
李江挠头道:“老幺,你是不是糊涂了?那些狗东西,还不是看谁有风头就斗谁,哪有为什么?”
李源点头道:“让他在屋里和小慧玩儿,等见完他几个大爷、大娘就回城里待着。”
张建国连连摇头道:“妈和爷爷在哪我在哪,干爹,我不去那边。”
李桂对李源道:“你去看看吧,能帮把手就帮把手。”
李桂将外间正门打开,却见先进来了一个半大小儿。
不过这件事之后,秦三柱倒是找上门来,就差没跪地磕头了。
……
李母自然万分不舍,李桂倒是能理解,他看着李源说道:“你是男人,是孩子他爹,守好他们是应当的。实在不行,就别回来了。老是来回这样跑,万一出点叉子,就麻烦了。”
……
孙月香一下笑开了,摸了摸乖师侄的头。
李幸一时无言以对,看向自家老爹。
饮水要思源,做人一定不能忘本。你师爷教了我安身立命的本事,我就要让他余生老有所养,让他的孙子能有个好着落。”
刘雪芳心里酸涩,这些道理,本就是父亲来教导的。
他披了件旧袄,站在窗前,对着外面问道:“谁啊?”
就孙达掌握的消息,孙月香的小姑子、小叔子,已经去过她的单位,把她给告了。
李源点头道:“基本上没问题。再过几年,形势好些后,说不定就都回来了。”
很粗浅的道理,有的人出生就在达官贵人家里,自然过的锦衣玉食。有的人生来就是贫苦农民家里,他们大多数一辈子的生活都赶不上你现在的生活。
也幸好没回去,风风火火的小兵们虽然都被赶下乡了,但单位里自己人捅起刀子下起手来,有过之而无不及。
到后年,形势确实开始好转了些,至少在百姓层面,可以说是大为好转。
不过等进了屋看到小号李源,又是一阵惊吓。
知道这个李桂心里就踏实了,刚开始李源强硬要求家里孩子全学石油、电力,家里人都不懂,自然他说的算。
李幸下巴差点没惊掉,李源可是告诉过他,那么多堂兄弟里,就数十八最孬!
李海得意的哈哈大笑道:“没想到吧?我们谁也没想到!现在上大学不用考,要推荐。你十八哥语录背的最好,你爸那年狠狠抓了一阵,结果他运气好,公社招大学生的时候,他一个人背语录背过了一群大孩子,把考察的人高兴坏了,就把上清华的名额给他了!”
关照培养一下这个孩子,不算什么。
看着精神世界受到冲击的张建国,李源道:“你又不是小孩子了,这种事想不明白吗?肯定有差距啊。港岛是港口式城市,还是世界三大优良海港之一,就凭这一点,都够养活一城市的人了。我们呢?整体还是一个农业国,大部分地方还是靠天吃饭。这就叫资源匮乏。
李源笑道:“费什么心?建国这么大了,又懂事又孝顺,有这样的孩子在跟前,是福气。南边气候温和,对您也有好处。另外家里孩子越来越多,都指着您帮忙打基础呢。眼看着建国也到结婚年龄了,重孙子可以学功夫了吧?您这一脉终究还得有传人。
老六李洋笑道:“真要能上大学,老幺天天打都行。”
李池不作声了,打量他一会儿,进了厨房。
他很高兴,因为爸爸有自己的妈妈疼爱,在他和妈妈不在的日子里,就不会太难过。
李慧今年十二岁了,生的特别秀气,穿着一身红布袄,笑眯眯的看着李幸问道。
李幸脸都红了,笑嘻嘻的点头道:“慧姐姐。”
秦家庄,李桂家,李母躺在炕里面,都快要睡着了,忽听外面传来一点动静,对靠在炕头抽烟袋的李桂说道。
不怪她多想,可孙子已经去港岛好几年了,咋就突然回来了?
现在还是这样的年份,怎么可能回得来……
大嫂不解道:“老幺,都这样的光景了,还学什么文化?”
李源点了点头,让李幸在家里好好待着,他往秦三柱家的方向走去……
……
ps:今天下午带家人出去吃饭了,捂脸,明天估计又到下午了,我尽快!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