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目光落在公孙康身上,语气稍缓:“公孙爱卿,你既已表态愿意前往并州,那便说说,具体有何打算?”
公孙康恭敬地叩首,起身说道:“陛下圣明!臣以为,重建并州需从多个方面入手,首要之务便是解决粮草和人员的问题。周大人、李大人、范丞相所在家族,财力雄厚,人脉广泛,若能出资出粮,再派遣家中精干子弟协助,定能事半功倍。”
周明远冷哼一声,不屑地说:“公孙大人,您说得轻巧。可这出钱出粮容易,派子弟去并州,那可是性命攸关的大事。我周家的子弟,个个都是家族的希望,怎能轻易去那危险之地?”
公孙康目光如炬,直视周明远:“周大人,您这话就不对了。
想当初,您周家为了谋取私利,与外敌勾结,致使边境百姓惨遭屠戮,那时怎么没考虑过后果?
如今朝廷有难,您却如此吝啬,难道要让天下人看看,您周家就是这样的自私自利、忘恩负义?”
周明远的脸一阵白一阵红,被公孙康这番话噎得说不出话来,心中对公孙康的怨恨又多了几分。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不语的武勋世家代表、镇北大将军王猛站了出来。他身材魁梧,身披银色铠甲,威风凛凛,每走一步,地面都仿佛微微震颤。
他抱拳行礼,声音洪亮如钟:
“陛下,臣以为公孙大人所言有理。并州本是我武勋世家镇守之地,如今被妖族、蛮族和土匪折腾得不成样子,我等武勋世家难辞其咎。若能借此机会重建并州,既能挽回武勋世家的颜面,也能为朝廷分忧。臣愿带头出钱出粮,派遣麾下精锐协助公孙大人。”
王猛的话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在朝堂上激起千层浪。
其他武勋世家纷纷响应,表态愿意支持公孙康。公孙康心中暗自得意,脸上却依旧保持着谦逊的神色,向王猛等人拱手致谢:
“王将军深明大义,公孙康感激不尽。有了武勋世家的支持,重建并州指日可待。”
李源见状,心中愈发不甘。他眼珠一转,阴阳怪气地说:“王将军,您倒是慷慨。可这并州重建,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是公孙大人重建不力,到时候责任可都在您武勋世家身上,您就不怕被牵连吗?”
王猛脸色一沉,眼中闪过一丝寒光,他盯着李源,冷冷地说:
“李大人,我等武勋世家向来为朝廷出生入死,从不怕担责任。倒是您,平日里只知道在朝堂上舞文弄墨,关键时刻却畏首畏尾,毫无担当。若再敢在这里胡言乱语,扰乱朝堂秩序,休怪我王猛不客气!”
李源被王猛的气势吓得后退半步,脸上一阵青一阵白,却又不敢再反驳。
此时,殿外突然狂风大作,乌云密布,豆大的雨点噼里啪啦地砸在宫殿的琉璃瓦上,发出沉闷的声响。这场朝堂上的纷争,就如同这暴风雨一般,愈演愈烈,而并州的命运,依旧悬在半空,充满了未知……
在这场激烈的交锋中,皇帝始终静静地坐在龙椅上,冷眼旁观。
他看着臣子们为了各自的利益争得不可开交,心中暗自冷笑。
在他看来,这些臣子不过是他手中的棋子,而这场朝堂争斗,正是他掌控朝政、平衡各方势力的手段。
他既希望公孙家能在并州做出一番成绩,稳定局势,又不想看到任何一方势力过于强大,威胁到自己的统治。
至于并州能否真正重建,百姓能否脱离苦海,在他心中,似乎并没有那么重要。
随着争论的继续,朝堂上的气氛愈发紧张,仿佛一根紧绷的琴弦,随时都可能断裂。众人各怀心思,互不相让,一场更大的风暴,似乎正在悄然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