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419章 通宵肝它(2 / 2)

接下来我找人帮着搜集整个东南亚和澳大利亚附近的岛屿资料,我还就不信了,我能找不到它?"

"那太好了,咱们也能省些力气,是不是胖子?"

"老胡你说得对,最近我不是看地图就是查资料,要么就是翻史书,整的我头昏脑涨的。

可查来查去的,也没找到这位沈钱的生平。只找到一句言语不详的话——沈钱,沈万三族人,张士诚部下船主,战败出海,不知所踪。"

"族人,不是子侄?"

"那谁知道?反正这上面就是这么说的。"

"我记得沈万三不是还有后人呢吗?找他们帮忙查查族谱,或许会有关于这个沈钱的线索。"

老胡点头表示同意:"我和胖子也是这么想的,不过我总觉得希望不大。沈氏在江苏也是大族,人口众多,不免有人为脸上贴金,冒充沈万三的后人的。

只说我们如今找到的资料,冒充沈万三后人的就有一大堆,甚至包括云南,也有一堆姓沈的说是沈万三后人。"

"你管他是不是真的呢?咱们又不是做历史考证,只是找找线索而已。"

"为今之计也只能如此了,骑驴找马,杀猪杀屁股,希望能再找到一些不同的线索吧。"

"对了李昊,要是找到线索了,你去不去找海盗宝藏?"

"我得看时间,若是刚好没什么事儿,咱们就一块儿去玩玩呗。"

"那还不好办?我们等你呗,反正又不急于一时,到时候咱们没什么事儿的都去,搞个寻宝探险行动。"

"就这么定了,我也好久没有出去野一下了,正好人多还热闹呢。

对了,胖子你在哪里找到的那个关于这个沈钱的记载?拿给我看看呗。"

"就是这本,是个元末吴江的一个儒户写的书,算是一本结合了日记和游记的生平记录吧。"

李昊接过来翻了翻,这本书的内容堪称一本大杂烩,有描写风土人情和美景的,有描述元末明初的历史变迁的,有吹嘘自己和自家人的,还有记录的同乡名人大事的,甚至就连和邻居发生矛盾打群架的记录都有。

这玩意儿看起来可比那种只记录大事的县志可有意思多了,尽管这本书尽是竖着书写的繁体字,那些晦涩难懂的字词不时就要查一下字典才能读懂。加上年代久远,保存不善,还有一部分破损缺页,李昊依然沉浸其中。

从这本书的记载中不免看出,当初的江南士绅大多还是心向张士诚的,与朱元璋很不对付。

按照历史书中记载,张士诚善待当地士绅大族,投桃报李,为张士诚输捐粮草,献纳金银,支持他与朱元璋以及元庭势力对抗的不在少数。

只是他们这一伙最后还是失败了,被小心眼儿的朱元璋记恨上了,不仅被征收远超其他地方的赋税,甚至还把当地大族迁徙到凤阳濠州,改善当地的人口与经济。

当地的地主豪绅怕被查出当初支持过张士诚,受到朝廷追责,为了不被九族消消乐,驾驶船只逃亡的不在少数。而这个海图的主人沈钱,就是当地逃亡海外的豪族士绅之一。

沈钱此人的身份也呼之欲出,这本书中不是说了吗,就是关于船主这两个字。

这说明这个沈钱并不是张士诚部下负责作战的大将,而是负责运输做生意的商队头领之一,与传说中沈万三的"通番"贸易不谋而合。

李昊越研究越觉得有意思,不由得沉浸其中,不知不觉间居然肝了个通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