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这个时候,一名斥候飞快爬上山头,喘着粗气奏报道:
“赤水主力已至,西北十五里,一个时辰就能过来,漫山遍野全是人,大军已经展开了。”
李道邃和康植对视一眼,彻底懵逼了。
怎么来的这么快
别说他们俩现在是疲兵,就是阵容齐整,这个时候也只能是跑了,可是往哪跑呢没地方啊
“盖嘉运造反,我们往东撤,联络各卫共同抗敌!”康植果断道。
李道邃赶忙点头,说到底,这几天他们都是内斗,赤水军才是关中最大的威胁,若是抵挡不住,长安就完了。
于是二人立即行动,带领麾下军队往东靠拢的同时,派飞骑速报各地,河西叛军来了。
你还别说,这么干非常有效果,十六卫各个主将在得知赤水军主力已经抵达西边之后,纷纷停手,因为他们清楚,单靠自己,扛不住赤水军,惟有抛弃成见,众志成城,方有一战之力。
那么最尴尬的,就是盖擎了,老子造反,儿子成了众矢之的。
那么这种时候,但凡反抗,他都是必死。
于是他主动靠向不远处的右骁卫,派人与韦昭信联络,愿意俯首就擒。
既然投降了,那就没人会杀他,何况还是韦昭信,因为韦昭信是韦妮儿的大伯,他是不会让盖擎死在自己手里的。
那么在很短的时间内,十六卫终于达成一致,全面布防西边,严阵以待,等待着赤水主力的到来。
与其说十六卫,其实不够,左右监门卫、左右千牛卫、左右金吾卫,这六个可来不了,再加上左卫去了銮驾那边,其实只有九卫,打了好几天,他们剩下的军队满打满算,也就一万来人了。
而且一个个的都是疲惫不堪,没有休息,没有补充足够的食物,像这样的军队,其实一支三千人的精锐铁骑就能冲垮。
所以他们是能不打尽量不打,派出好几拨人往赤水军方向,去谈判。
你儿子在我们手里,你不要乱动。
他们要争取时间,因为关中各个郡县仍在不断调兵,等到援军越来越多,就不必担心盖嘉运了。
事实上,盖嘉运在抵达对峙前沿之后,便下令大军就地休整,这是他答应信安王李祎的条件,绝不主动挑起事端。
而事实上,他没有动手,是在判断局势。
李祎的话在他这里跟个屁差不多,我什么时候动手,是我决定的,只要我觉得时机到了,就会毫不犹豫。
“你们算什么东西有什么资格跟我谈”盖嘉运朝着对面派来的使者道:
“回去,让有份量的人过来跟本帅谈,告诉他们,盖擎少了一块肉,他们就得少十斤。”
十斤,正好是一颗脑袋的重量。
李祎当下就在盖嘉运身边,他在军方混了一辈子,很清楚眼下是谁的兵多,谁说了算,十六卫平时再横,如今也是缩头乌龟了。
而他呢,也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只是零零碎碎听到盖嘉运派出去的游骑返回来汇报,说什么十六卫跟羽林军干起来了,因为太子教令。
“刚才信安王也听到了,我说我是来勤王护驾,你不信,现在你信了吧”盖嘉运当下也是在拖延时间,因为他要知道,李琩有没有事。
李琩若是活着,他就跟对面谈判,如果李琩完蛋了,他会立即下令大军冲锋,将基哥干掉。
李祎叹息一声,刚才来的使者已经说了,圣人下旨诛杀太子,因太子谋逆,而十六卫几乎都是因为太子教令,才跟羽林军产生了误会。
说明太子已经完蛋了,而盖嘉运按兵不动,在他看来,应该是在逼迫圣人立隋王,如果圣人不肯,盖嘉运随时会动手。
人家带来这么多人,以当前的形势,长安是赶不走,也留不住啊。
两边的大军就这么对峙着,而盖嘉运更是时不时便派出小股骑兵上前耀武扬威,将对面吓得不要不要的。
赤水军摆出的姿态非常之强硬,任谁都能看的出,姓盖的已经不将圣人放在眼里了。
与其说人家跟他们谈条件,不如说人家是在跟圣人谈条件
持续两天两夜的混乱,随着皇甫自杀,太子北逃而暂时告一段落。
羽林军重整旗鼓,开始收拾残局,并且在十六卫的背后,重新布置了一道防线,遇到赤水军,十六卫如临大敌,他们也是一样的。
军之大者,莫如赤水,天下第一军,不犯怵是不可能的,一个皇甫,才几千人,都将他们杀的人仰马翻。
勋贵与官员们也逐渐靠拢过来,越来越多的人希望求见圣人,一探情况。
这下子,就导致车内四人的压力陡增。
放在平时,高力士一个人就可以代天子发言,但是到了眼下这种关键时刻,他反倒是不敢说话了。
说错一个字,都很危险,所以他只能吩咐众将:加强防御,圣人让李林甫和李适之去找盖嘉运谈。
李林甫都懵逼了,这种时候了,圣人都不肯见我让我去跟反贼谈判
我特么是首相啊,这事是我干的吗
就是你干的!
李琩很清楚,盖嘉运就是想知道他的情况,所以他必须露面让李林甫知道,他活的好好的,于是他将自己的弟弟李琦叫过来,嘱咐一番后,让李琦跟着李林甫一块去。
只要李琦顺利与盖嘉运见面,事情就结束了。
而李琩又设法让龙武军找到他那两个大难不死的舅子,让他们立即往北去找郭子仪,告诉对方:大局已定,速来。
而在外面,一众亲王公主,嚷嚷着要见圣人,尤其是随驾一起回来的四王,因为他们已经知道李亨完蛋了,担心躲在龙辇内的李琩会被临危受命。
这小子已经有军功了,再给他一次机会,谁也压不住了。
尤其是他们看到了龙辇前方的帘子上那几个破洞,说明有羽箭射进去了。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带脑子都会去想,圣人是否受伤又或是
而高力士无奈之下,离开车厢,负责在外面控场,只要他拦着,就没人敢上前。
而同一时间,星夜疾驰的吴怀实遇到了盖庭伦的赤水军。
双方碰面之后,非常有默契的互相避开,吴怀实见到是河西军,不敢靠近,盖庭伦呢,见到是辟仗使,也不敢上去。
虽然以他的人手,干掉吴怀实易如反掌,但是有些人,是不能明着杀的。
杀辟仗使,等于造反,人家那杆大旗上写着呢:天子仪仗,攘辟左右。
他麾下三千人,但凡识字的,也知道眼前这帮轻骑不能惹,惹了,就是明着告诉天下人,我特么是反贼。
所以盖庭伦只能一路目送吴怀实离开,然后带兵悄悄的跟了上去。
三月二十四,子时。
绕过长安继续北逃的李亨,稀里糊涂的一脑袋扎进了郭子仪的大军范围,当他晓得对方是朔方军之后,猜到他们肯定还不知道灞桥发生的事情,于是带着王难得靠近朔方军,要求郭子仪出来见面,意欲控制这支军队。
他认为郭子仪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绝对不敢动他,算是赌博吧,因为他实在是跑不动了。
他不认识郭子仪,见到一众将领竟然是和裴耀卿一起出来之后,顿时心花怒放:
“既然裴公也在,那便好说了,隋王裹挟禁军造反,意欲谋逆,后有追兵,请郭留后将我护送至灵武。”
他是故意说李琩造反,但不是说给郭子仪听的,是说给郭子仪背后的那群将领听的。
这是朔方军,里面不少王忠嗣旧部,只要挑明李琩造反,郭子仪就绝对不敢对他下手。
是的,郭子仪肯定不能当着裴耀卿和麾下众将的面直接干掉太子,但是他也不可能让太子入营,因为对方明摆着是要来夺兵权。
有个裴耀卿能够证实对方身份,想要暗杀都不容易。
正当郭子仪盘算着如何应对时。
王难得突然拽了一把李亨,小声嘀咕几句之后,带着李亨二话不说,仓皇向东面逃了。
他是跟郭子仪打过交道的,就在积石城,当时两人还是战友,他深知郭子仪极得下属拥戴,这个人做事从来不拖泥带水,一旦犹豫就是有鬼。
他刚才端详着郭子仪的表情变化,心里扑通扑通直跳,而郭子仪背后的几名将领也在互相传递眼神。
在王难得看来,郭子仪这次既然敢带兵来,身边必然都是心腹,既为心腹,那就什么事都敢干,自己要是这么跟太子稀里糊涂入营,保不齐会被灭口。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保险点还是继续跑路吧。
“裴公怎么看要不要请回太子”郭子仪等人走后,松了一口气,朝裴耀卿试探道。
裴耀卿低声道:“他在撒谎,隋王裹挟的了别人,裹挟不了禁军,派人盯着即可。”
也就是这时候,散落在外的游骑赶来禀报,后面还有一支追兵,是羽林军,不是冲着他们来的,是追刚才那拨人的。
郭子仪与裴耀卿对视一眼,立即回营上马,带着一队骑兵往羽林军方向靠了过去。
首先,郭子仪现在可不是反贼,也没有露出丝毫反意,他带兵来了之后,一直非常老实,朝廷不让他动,他就是一动不动,不像盖嘉运,借兵势威压朝廷,简直无法无天。
也就是说,羽林军当下对郭子仪没有敌意,何况还跟着一个裴耀卿,裴耀卿也是,老大不小了,又得熬夜又得骑马,也真是老骥伏枥了。
“朔方郭子仪与裴仆射在此,前方何人”待到两边的火把距离近了,郭子仪朝着远处喊话道。
本来还在提防这边的严武,一听到是郭子仪和裴耀卿,赶忙策马奔了过来。
“竟是大郎到底是怎么回事”裴耀卿跟严挺之是哥们,是严武的长辈,见到严武之后赶忙问道。
严武追的非常狼狈,闻言喘息道:
“圣人旨意,太子谋逆,令我等诛之。”
“隋王呢”郭子仪问道。
严武道:“听说在圣人的銮驾当中。”
郭子仪与裴耀卿同时对视一眼,后者立即道:“赶紧派人去追,他是疲兵,今夜肯定能追上。”
郭子仪双目一眯,朝身后的浑释之道:
“你去追,奉旨就地诛杀。”
浑释之带着几百人领命而去,严武也不敢停留,按照郭子仪指明的方向继续追击。
裴耀卿说的没错,李亨逃命这么久,兵疲马乏,朔方军以逸待劳,很快就能追上。
接着,裴耀卿朝着郭子仪道:
“你跟我去见驾。”
郭子仪犹豫了,太子完蛋,他那个女婿是不是也快了,如果就这么去了,自己是不是等于羊入虎口呢
“等到天亮吧,夜间行军,恐惊扰圣驾,会引起不必要的误会,”郭子仪拖延道。
裴耀卿皱眉道:“我又没让你带着兵去。”
那我就更不去了,郭子仪笑道:
“明天,明天再说。”
裴耀卿无可奈何,这才多少年,藩镇这帮人已经是越来越放肆了,自己连个郭子仪都压不住了。
无奈之下,只能跟随对方返回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