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部门的赵刚接着说:“新的产品质量标准对产品的设计和工艺提出了新的挑战,我们需要重新审视现有的产品,进行改进和优化。这不仅需要时间,还可能涉及到新的技术研发和人才引入,成本也不低。”
林瑶和苏墨认真听取了各部门的汇报,心中明白这次整改的难度远超想象。但他们没有丝毫退缩的念头。苏墨说道:“大家说的困难确实存在,但我们不能因为困难就放弃。资金方面,我们再和投资机构沟通沟通,看看能不能争取到额外的支持;生产和市场方面,各部门要密切配合,尽量降低整改对业务的影响。研发部门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合理控制成本和时间进度。”
会后,林瑶和苏墨立刻与投资机构“瑞信投资”的陈睿取得联系。在电话中,林瑶详细说明了行业监管政策加强对公司的影响以及公司面临的资金困境。陈睿沉默了一会儿,说道:“林女士,苏先生,我理解你们的处境。但投资机构也有自己的考量,追加投资不是一件小事,需要经过内部的评估和讨论。这样吧,你们整理一份详细的整改计划和资金预算报告给我,我们会尽快研究,给你们一个答复。不过,我得提前说明,投资机构对于风险把控很严格,最终结果还不好说。”
与此同时,公司内部各部门也迅速行动起来。生产部门的张宇带领团队对生产车间进行了全面清查,详细记录下每一个不符合新规定的地方,并制定了详细的设备采购清单和员工培训计划。他们将生产流程细分成了上百个小环节,逐一核对是否符合新政策要求,光是记录问题的纸张就堆满了整整一个文件柜。
研发部门的赵刚组织团队对产品进行重新设计和工艺优化。他们日夜奋战,查阅大量资料,与行业内的专家进行交流探讨。为了攻克一个关于产品原材料替代的技术难题,团队成员连续三天三夜没有回家,在实验室里反复试验。
林瑶和苏墨每天穿梭在各个部门之间,密切关注整改的进展情况。他们鼓励员工们积极面对困难,与公司共渡难关。然而,随着整改工作的深入,问题和压力也逐渐显现出来。资金的紧张让采购新设备的计划受阻,一些关键设备无法及时到位,影响了生产流程的整改进度;员工培训的任务繁重,部分员工在学习新规定和操作方法时进度缓慢,导致生产效率下降。有一位老员工,因为年纪较大,对新的检测设备操作总是掌握不好,急得满头大汗,差点产生了放弃的念头,林瑶亲自安慰他,鼓励他慢慢来,还安排了年轻的技术骨干一对一帮助他学习。
在这个艰难的时刻,林瑶和苏墨没有丝毫懈怠。他们一方面积极与投资机构沟通,争取尽快获得资金支持;另一方面,不断调整整改计划,优化资源配置,力求在有限的条件下,最大程度地推进整改工作。他们深知,这次整改不仅关系到企业的生存,更是决定他们未来命运的关键一战。而他们,已经做好了全力以赴的准备,无论前方还有多少艰难险阻,都绝不轻言放弃。他们坚信,只要公司上下一心,就一定能够挺过这次难关,迎来企业新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