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间,只见火焰在山道上蔓延,将倭寇包裹在火海之中。
“杀!”
蓝玉看准时机,率领埋伏的精锐从侧翼杀出。
明军士兵如猛虎下山,雪亮的刺刀在阳光下闪着寒光。
倭寇本就混乱的阵型被彻底冲散,溃不成军。
短短半小时,战斗结束。山道上尸横遍野,幸存的北朝士兵丢盔弃甲,四散逃命。
明军士兵开始清理战场,收缴武器,补刀未死的敌人。
江临站在最高处,白色披风在硝烟中飘动。
他环视战场,满意地点点头:“传令,加强银矿防御。留五百精锐驻守,再调两百工匠过来,按照我的图纸改造矿洞。”
徐达走过来,铠甲上沾满敌人的鲜血:“江小子,接下来去哪?”
江临望向远方,眼中闪过一丝冷光:“京都。”
当夜,江临召集众将领开会。
大帐内烛火摇曳,映照着每个人坚毅的面庞。
“诸位,”
江临展开军事地图,“根据藤原信雅提供的情报,北朝主力集中在京都和奈良。我决定兵分两路——”
他的手指在地图上划出两条路线:“主力舰队沿内海直取京都;同时派一支偏师从陆路进攻奈良,牵制敌军。”
汤和摸着胡子点头:“妙计!让矮子们首尾不能相顾!”
江临继续道:“另外,我已命藤原信雅给南朝送信,假意约定共同讨伐北朝。”
他嘴角微扬,“等他们出兵‘助战’时,就是我们一举歼灭两朝之时。”
蓝玉拍案叫绝:“主帅高见!”
他脸上的伤疤因兴奋而充血,“某愿为先锋,直取京都!”
江临点头:“准。蓝将军率两千精锐为前锋,三日后出发。”
他转向徐达,“岳父大人、汤和将军随我坐镇中军。”
众将领命而去,大帐内只剩下江临一人。
他从系统空间取出一台笔记本电脑,调出日本地形图,开始详细规划进军路线。
屏幕的蓝光映在他冷峻的脸上,眼中闪烁着计算的光芒。
“倭寇...日本...”
江临轻声自语,“这片土地,终将成为大明的东瀛都护府。”
三日后,明军舰队拔锚起航。
五艘蒸汽战舰喷吐着浓烟,浩浩荡荡驶向内海。
江临站在大明号的舰桥上,白色披风在海风中飘扬。
他望着逐渐远去的海岸线,胸前的玉佩和朱有容绣的香囊轻轻晃动。
“主帅,”
徐达走过来,递上一杯热茶,“再有五日就能抵达京都外海。”
江临接过茶杯,轻啜一口:“岳父,你说京都的樱花开了吗?”
徐达一愣,随即哈哈大笑:“江小子,你还有心思赏花?”
江临望向远方,嘴角微扬:“等拿下京都,我要在樱树下设宴,庆祝大明东瀛都护府的成立。”
京都湾的海面上,五艘蒸汽巨舰,数百艘战船排开阵势,黑洞洞的炮口直指这座千年古都。
江临站在大明号的舰桥上,白色披风在晨风中猎猎作响。
他举起望远镜,京都城的轮廓在晨雾中若隐若现,城墙上的武士像蚂蚁般慌乱奔走。
“主帅,无人机侦察完毕。”
传令兵递上一份报告,“京都城墙高约五丈,护城河宽三丈,守军约一万五千人,其中赤备队三千。”
江临微微颔首,胸前的玉佩和朱有容绣的香囊轻轻晃动。
他转向身旁的徐达:“岳父,您看这京都城比之长崎如何?”
徐达浓眉下的虎目闪烁着战意:“城墙倒是坚固,不过——”
他拍了拍身旁的火炮,“在咱们的炮火面前,不过是土鸡瓦狗!”
汤和捋着胡子笑道:“老徐说得对!这些矮子修城墙倒是有一套,可惜啊......”
他指了指天空,“挡不住咱们的天眼和火炮!”
江临嘴角微扬,正要下令准备进攻,瞭望塔上的哨兵突然大喊:“报!港口方向有船只驶来,挂着白旗!”
“哦?”
江临举起望远镜,只见一艘装饰华丽的日本关船缓缓驶来,船头站着几个身着华服的贵族,正拼命挥舞白旗。
“传令,放他们靠近。”
江临放下望远镜,眼中闪过一丝玩味,“看看这些倭寇要耍什么花样。”
徐达皱眉:“江小子,小心有诈。这些矮子最擅长偷袭。”
江临轻笑:“无妨。让他们上舰,正好探探京都虚实。”
京都御所内,北朝天皇足利义满跪坐在屏风前,手中折扇无意识地开合。
这位年仅二十岁的统治者面色苍白,眼中满是惊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