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珪也感叹李逸功绩:“确实是出人意料,还有淮阳王,也是表现出众。”
太子道:“孤待李逸也是向来不薄的,可总感觉他跟孤不亲近,反倒是跟秦王那边很亲近,此事孤很苦恼。”
郑善果没见过李逸,但来长安后,也听了李逸很多事,“殿下多市恩亲近,他出征在外,殿下可派人多照顾其家眷,
也可以让他妻妾经常入东宫陪太子妃饮茶插等。”
几人聊着天,
典膳丞任粲进来禀报,
“殿下,河东奏捷,秦王遣大行台兵部尚书殷开山,率总管秦武通、卫孝节、秦叔宝、程咬金率步骑八千,于美良川伏击尉迟恭、寻相,大败之,斩首两千余级,
救回工部尚书独孤怀恩等数千被俘将士,又夺取大量粮草辎重。”
太子听到这个捷报,并没有面露高兴之色,
反而是皱了皱眉头。
“哼,斩首两千余级而已,算什么大捷出兵一个多月了,就打了这么一个小胜仗,也好意思奏捷,
李逸在浩州,三破敌军数万大军围城,
哪次不是斩首数千,俘虏上万
甚至把刘武周都困在介休城了。”
不管李建成如何妒忌,战争的天平开始向着大唐倾斜。
殷开山在美良川大败尉迟恭寻相,秦叔宝金锏砸的尉迟恭差点吐血,狼狈逃回闻喜,被斩首两千余级。
这是李世民出兵河东一个多月以来首胜。
而紧接着是李季真、张纶的南下军团,一路挺进,横扫宋金刚后方留守的人马。
汾西、赵城、洪洞、岳阳,一路抵达晋州城下。
宋金刚之前追着裴寂南下,在晋州再次大败裴寂、刘弘基后,各城也都是被他次第扫平,但他也并没有留守多少兵马。
现在被张纶他们也是轻松的扫平。
南下军团抵达晋州城下,
这里遇到了一些抵抗,宋金刚在这里驻有几千人马。
宋金刚不得不调兵回援,
于是乎他赶紧又派刚兵败的尉迟恭和寻相,再领一支人马北上增援晋州。
为了不被唐军伏击,宋金刚还让两人偷偷北上,因为在美良川被斩首两千,这次尉迟恭他们的兵力不多。
但尉迟恭的行动还是被泄露了,
柏壁城的李世民知晓了他的动向,在一番军议过后,李世民决定这次他亲自将兵三千,再伏击尉迟恭。
李世民夜晚悄悄渡过汾河,绕过绛州,走小路北上,在绛、晋边境的太平县内汾河畔伏击。
几天后,秦王奏捷。
“伏击,大破之,追奔数十里,敬德、寻相仅以身免,悉虏其众。”
李世民伏击成功,从绛州北太平县一直追击到了晋州境内,硬是把两人几千手下,全都俘虏了。
尉迟敬德这次又被秦琼砸了几锏,要不是打铁出身年轻,骑术也好,真就也成了俘虏。
得胜的李世民趁胜直抵晋州城下,跟张纶、李季真军团会师。
但有些出乎意料的是,晋州那几千人顽强防御,
李季真、张纶军团长途跋涉南下,缺少攻城器械,面对坚守不降的晋州守军,也一时无法。
李世民在察看了一番后,让张纶率本部战兵四千,辅兵六千继续围住晋州,
他则带着李季真的一万山胡返回到柏壁。
此时宋金刚虽两次失利,可主力还在,李世民决定先着手拔掉蒲坂、夏县这两颗钉子。
尤其是蒲坂,从唐起兵开始,就一直硬挺在那,都三年了。
唐军对蒲坂是又打又围,守城的从屈突通到尧君素,再到如今的王行本,茅坑里的石头一样又臭又硬,就是拿不下。
隋朝时,蒲坂城做为河东郡的州城,曾经是很繁华富裕,人口众多的。可打到如今,蒲坂都快成一座鬼城了,还在硬挺着。
以前李唐在这折了一个驸马后,想着围困,不想强攻损兵折将,但现在宋金刚在,夏县又反了个吕崇茂,不得不解决了。
李世民向皇帝禀报了自己的计划,围攻蒲坂王行本和夏县吕崇茂,诱宋金刚出兵救援。
围城打援。
若是宋金刚不来救援,那就各个击破,一举收复失地。
蒲坂城坚守到现在,早就要撑不住了,基本上就差临门一脚了。
这个计划得到李渊的批准,
屈突通、桑显和率军一万进攻夏县,殷开山、秦武通则率军再攻蒲坂。
刘季真的一万山胡,被李渊分成两部,分别协从屈突通和殷开山攻夏县和蒲坂。
新年即将到来之际,
仍还在华山的皇帝李渊给李逸送去密旨,让他趁刘武周被困介休之际,发兵北上收复太原。同时,皇帝也再次派出侄子刑部侍郎、襄武王李琛和太常卿、右武侯将军郑元璹出使突厥,许割让河套丰胜二州,并和亲纳贡共诛武周。
“赐封汾阳王李逸之子平安为浅水县公,女如意为永安县主,河东赐地十顷,杂彩千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