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310章 庞大建设(2 / 2)

这一次,李青松所进行的建设任务目标十分简单,也十分明确。

一,再造一颗飞星出来,作为接下来漫长旅途的行囊。

二,全面修缮、回收现有舰队,战舰方面,则需要将数量提升到400万艘。

仅有这两个而已。

通常情况下,因为携带物资越多,消耗物资便越多的缘故,文明通常不会携带太多战舰展开远程恒星际航行。

飞星是补给,可以造的很大,但战舰在旅途之中就是纯粹的物资消耗者了。

就算是当初的智械天灾,除了有明确战略目标的情况之外,也没见在航行途中携带太多战舰的,都是到了星系之后现场制造。

但李青松不同。基于谨慎原则,李青松宁愿航行过程中麻烦一点,补给次数多一点,也要尽可能的将自身战力保持在巅峰状态,以应对任何可能发生的意外。

于是,一艘又一艘用于运输战舰的空天母舰、运输常用物资的大型运输船等等,便如同流水线上的螺丝钉一般,从一座又一座的工厂之中流淌出来。

某一个没有大行星引力干扰的空间点,又一颗飞星已经初见雏形。

此刻的它还仅有20公里的半径而已,但伴随着一艘又一艘运输船的到来,伴随着各种各样的能源物资补给如同江河入海一般汇聚过来,它正在迅速的变大。

最终,百余年时间过去,李青松彻底完成了前的最后一项工作。

此刻呈现在李青松面前的,是一支规模前所未有庞大的舰队。

总计400万艘战舰,以及各式各样的中小型民用飞船、工业飞船、科考飞船、摆渡飞船等,整整齐齐的被固定在了大型空天母舰之上。

这种空天母舰,一艘便有20公里的长度,宽度也达到了10公里。

一艘空天母舰,便能悬挂一万艘战舰,或者其余类型的飞船。

于是单单是运输飞船的空天母舰,数量便达到了500艘。

李青松还建造了另外500艘巨型空天母舰,用于运输各种工业品、设备、物资等。

居住飞船方面,李青松也开发了新一代的大容量居住飞船。

这种居住飞船长度达到了10公里,直径也是10公里,如此,内部便有了300多平方公里的利用面积。

再加上李青松采取了分层设置,可利用面积又暴涨十倍,达到了3000平方公里。

以此刻各种族、加上克隆体总数量1100亿,一艘居住飞船极限容纳200万人口计算,李青松足足造了6万艘。

一千艘巨型空天母舰、6万艘巨型居住飞船、数百万艘战舰、其余飞船等,便组成了这一支前所未有庞大的舰队。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最为重要的舰队组成部分。

飞星!

此刻,这一颗李青松全新生产出来的飞星比之前智械天灾造出来的那颗更大,其半径足足达到了150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