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尉迟宣懂电脑,但他不是专门学这个的,只是一般性应用而已。这么专业的东西他也是看不太懂。因为阿忠装的这个电脑,和普通家用电脑是大不一样的,这种机器主要是靠多张显卡叠加来提供强大的运算能力。算力有了,再配合专业的软件,来满足相应的功能。
比如电子货币依赖的区块链技术,就需要大量计算任务,这种机器就能满足相关需要。以最流行的比特币为例,在为区块链系统提供算力时,系统会根据提供算力的大小,以比特币形式支付一定的报酬,这就是所谓的挖矿。所以这种机器也往往被称为矿机。
除了区块链,很多地方都需要大量运算,比如说研究蛋白质分子结构、加密解密、AI训练等。阿忠现在监听无线电信号,收到的数据太多,还有一些信号需要解密,语音数据也要进行语音识别,自然也需要用到这样的提供大量运算能力的机器来帮忙。
尉迟宣看了会热闹,发现自己也帮不上什么忙,便拿了个最好的cpU,又拿了两根内存条,也就回去鼓捣他自己的游戏电脑——不,应该是“基于非线性娱乐需求的多模态人机交互系统硬件体系”。
晚上十点,基本的硬件安装工作告一段落。阿忠带着几个美女吃了个夜宵,接下来便是连上卫星网,下载安装必须的软件,然后便是各种调试。
一直折腾到第二天凌晨三点多,系统最基础的软硬件都调试完毕,工作完全正常,其效果确实是出类拔萃,远超之前的预想。
供电问题也得以圆满解决,现在每天太阳能板发的电根本用不完,被极大程度地浪费了。正好,新添置的这些机器都是耗电小能手,要是满负荷运转,一台机器一天就得差不多30度电左右,一共5台机器,一天得考虑给他们准备200度电。当然,晚上信息也不多,机器不一定满负荷运转,考虑到晚上的耗电问题,又让尉迟宣给额外加了三组50度的UpS电源,等于是多加了150度电力储备,这才算放心。
机器组装完毕,可以说是皆大欢喜,剩下的工作就可以在阿忠房间里的终端机上进行操作了。
大家才回房间睡觉。
第二天早晨6点半,阿忠睡了两三个小时便再也睡不着,又爬起来继续在电脑上调试。早餐时他让任媛媛给端了碗粥,边喝粥边调试系统。这段时间刘宏波和朱妍在编程方面得到了阿忠真传,效率也非常高,一上午便把之前运行的软件加以升级,用在了新的机器上。
到了中午,所有工作都已经完成。阿忠启动这套新系统,发现功夫没有白费,效果令人相当满意。
新搞来的机器提供的强大算力果然管用。经过阿忠的调试,下午时,这套系统已经可以满负荷运转,收集到了半径四五十公里以内8000多个信号源的实时无线信号,一小时就识别出来20万条信息。这些信息中绝大多数是没加密的,而经过加密的便直接自动破解。收集到的所有信息均自动识别转为文本储存。运行了一下午,基本上没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