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102章 洛水枯,圣人出(2 / 2)

这年头,哪个地方没有一群靠乞讨为生,半死不活的大小乞儿

别有用心之人只消一顿饭,就能让这些人把谣言传唱开来。

先前“帝已崩”的谣言之所以能大肆传播,大抵也是这些人在街头巷尾不断传唱所致。

谣言越短促,越贴合情景,越朗朗上口,传唱度就越高。

如今这“洛水枯,圣人出”六字,简直就是集大成者。

听两遍你就要被洗脑,而且觉得真有那么些道理。

为何

第一个,自然是大魏吃了败仗,刘禅赢了大魏一场。

第二个,则是洛水都快断流了,可北邙山以北的大河,水位却没有非常明显的下降!

这显然是在告诉所有人,影响了整个关东的旱情,对已经被刘禅占据的关中没什么影响!

事实上,除了“洛水枯,圣人出”这六字谶语外,

华歆、辛毗、刘晔自陈留至洛阳这一路四百余里,还听到了另一种说法。

——天厌魏德。

但眼下这关节,却是没人敢在这位大魏天子面前说了。

沉默许久后,曹叡无奈地叹了一气,道:

“还有一事,朕封锁了消息,三位应还不知晓,如今正需要三位替朕排忧解难。”

三人神色一凛。

他们离开洛阳才二十日,一回来就听到了这些谣言,本就有些焦头烂额了,难道还有更值得这位陛下“忧难”之事

曹叡叹道:“右将军张郃,也败军丧首了。”

“什么!”华歆登时大骇,须发皆张。

辛毗与刘晔莫不如是。

一时间,老成持重、半截入土的三人面面相觑,皆不敢置信。

刘晔颤着唇齿,怔怔道:“张郃良将,国家所依,今蜀寇未平,奈何败军身死”

辛毗却从天子神色中看出了些不对劲,问道:“陛下,敢问…右将军怎么死的”

曹叡便把张郃如何设下奇计,如何孤军深入,又如何遭致大败之事向几人道来。

三人听罢,一时不知该说什么。

天子没有对张郃盖棺定论,那么张郃败亡是为了国家拼死一战,还是愚蠢糊涂,不是他们说了算的。

刚刚还说张郃是国家良将的刘晔,此刻更恨自己那么急做甚,已经败军身死了,还良将什么良将。

但显然,不论是曹叡还是这三位国家重臣,对于该如何给张郃盖棺定论都很是犹疑。

按情感说,在场几人包括曹叡在内,对于张郃败亡是愤怒的。

既失了陇右,又失了几万军民,还把诸葛亮大军从陇右放到了关中。

这简直就是拿大魏国运当儿戏。

但人家确实为国死命了,还不是夏侯渊这种宗亲,可以骂一句“白地将军”以安抚将士之心,告诉他们不是蜀寇太厉害,而是夏侯渊太菜。

也不用担心这“白地将军”的盖棺定论会寒了将士之心。

因为诸曹夏侯都知道到底怎么回事,以夏侯渊一辈子名誉去换个国家大局罢了。

可如今,曹真败亡了,张郃也败亡了,两个国家名将,竟在短短时间内全部败于蜀寇之手。

如何才能安抚将士之心

归咎于曹真归咎于张郃

还是说,告诉将士,他们两个都是白地将军

那对这两位“白地将军”委以重任的大魏朝廷算什么

大魏天子又算什么

讨论不出结果,曹叡只能暂时将此事放下,徐徐道:

“三位,你们说,骠骑将军能打败蜀寇吗这长安,还守得住,还有必要守吗”

不是曹叡输得没了心气,他想打,想守长安。

可是曹真、张郃,两个人的败亡,局面就已经如此难以收拾。

倘若司马懿再败一局,这天下的人心向背就真的再难揣度了。

华歆、刘晔、辛毗三人也都沉默起来。

片刻后,刘晔毅容道:

“陛下,凉陇之地于我大魏而言本就是一块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于伪汉也大抵如此,桓灵之时,便有不少人向二帝进言,劝二帝放弃凉州。

“是故陇右虽为蜀寇所得,诚不足惜,但长安却是无论如何都不容有失!

“倘若让刘禅夺得长安,那么昔日关羽水淹樊城,凶震华夏之势恐将再现啊!

“如是,奈天下人心何!”

刘禅现在还没有夺得长安,洛阳附近就已经出现了“洛水枯,圣人出”的谶语,还有什么“天厌魏德”的议论。

一旦让他夺下长安,还于旧都,在天下人面前展现出刘邦“还定三秦”之势,那还了得

曹叡眯起了眼,摇头道:

“太中大夫所言,朕如何不知

“可万一骠骑将军输了呢

“岂不是既丢长安,又失军心人心”

还有更让他忧心却不能为外人道的:万一司马懿也死了呢

那关西方面真就没有任何人可以阻挡蜀寇了。

如此,他怕不是要迁都邺城,以避阿斗锋芒

他避阿斗锋芒

刘晔上前一步:

“陛下不宜涨蜀寇志气!

“守,还有可能逆转乾坤。

“不守,则必败无疑,事关天下人心向背,陛下且深思啊。”

曹叡微微一滞。

刘晔现在的坚持,与张郃的赌一把似乎也没什么区别。

赢了乾坤倒转,输了…士气人心损失更甚,蜀国就真有能力与大魏掰手腕了。

虽不至于是灭顶之灾,却足称得上伤筋动骨。

他愿不愿意就这么干脆认输,把长安拱手让给蜀寇,让司马懿保存实力去守潼关

刘晔仍继续笃声道:

“陛下,如今敌我之势,正如当年太祖与袁绍官渡鏖战。

“众少粮尽,士卒疲惫,人心虑败,后方不稳。

“太祖却是气吞宇宙,一掷乾坤,亲率奇兵杀至乌巢,身冒锋矢,终获大胜。

“遂据有河北,鼎定基业。

“今蜀寇虽兵临长安,其势必不可久,何如袁绍

“而我大魏之势,比太祖官渡鏖战时雄浑不知几许。

“天命在魏,陛下不宜灰心自沮,骠骑将军必能反败为胜!”

曹叡再次一滞。

沉默许久后看向辛毗:“卫尉以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