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李承乾:你们怕是想我大唐亡国吧【求月票】
轰隆隆!
一场难得的春雨,骤然而下。
将整个甘露殿的瓦片都打湿了,涓涓的雨水汇集于瓦片之间,顺着水槽,滴落到地面,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
墙脚处的沙粒间,也传来簌簌的声音。
但无论墙外的声音如何精彩,墙内的气氛都尴尬得让人抠脚。
虽然李世民与大臣还不至于那么没有形象,但随着李承乾的话音落下,他们是真的被噎住了。
这就好比他们精心编织了一个渔网,等着鱼钻进来,结果鱼不出所料的钻进来了,他们才发现,渔网的空隙跟鱼一样大。
尴尬!
太特么尴尬了!
好在李承乾没有让这样的尴尬持续太久,又神情自若地看着李世民道:“敢问陛下,儿臣上呈的奏折,您看了吗”
“这”
李世民愣了一下,这才反应过来,端正身形道:“看了,朕觉得你的谏言不错,戴胄确实有失职的地方。”
“不过。”
说着,他话锋一转,又接着道:“你确定孙伏珈能胜任大理寺卿一职吗朕可记得他现在负责那三百九十名死囚的案件,万一他也失职了,可不好看啊!”
“陛下放心,儿臣相信孙伏珈的能力,绝不会让陛下和朝廷失望!”
“不,你相信没用。朕只看结果。就像你看戴胄的结果一样。”
“好吧,既然父皇看结果,那咱们就拭目以待吧!”
李承乾也不废话,直接就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准备告辞。
然而,就在这时,李世民连忙将目光落向房玄龄,只见房玄龄当即会意,并笑着开口道:“适才听太子殿下说,不赞成臣等提出的改革方案,能否请太子殿下明示啊”
“嗯”
李承乾眉头一皱,却没有接口。
下一刻,又见李世民将目光落在了长孙无忌身上。
却听长孙无忌笑呵呵地道:“太子适才说,让我们讨论改革方案的时候,多征求将军和部下的意见,但如果我们都争取他们的意见,那得到的结果肯定是反对的。”
“想必太子也应该知道,将军和部下的关系,那是生死与共的关系,如果统帅的关系和部下不好了,那是不可能打胜仗的,所以,将军和部下都反对改革,那改革也是无法进行的!”
“这个我自然知道。”
李承乾表情淡淡地说了一句,便再次陷入了沉默。
李世民见状,不禁有些不耐烦地道:“朕就是没有很好的办法,才找你来商量。既然你有意见,那就提出来,只要提得合理,朕给你改革的权力就是了,这么藏着掖着做什么!”
“陛下多虑了,儿臣并没有藏着掖着,只是,儿臣治理东宫六率的时候,首先以命令为主,凡事都必须服从命令.”
“有这么简单吗!”
还没等李承乾把话说完,李世民就沉声打断了他;“朕拿你举个例子,打仗的时候,你下达了一个命令。可是,这个命令是错误的,你的东宫六率会执行吗”
“会!”
李承乾毫不犹豫地答道。
李世民眼睛一眯,又道;“那你的东宫六率会服气吗”
“也会!”
“胡扯!”
李世民当即就不乐意了:“错误的命令,会造成更多的牺牲,怎么会令人服气!”
“但这就是事实!”
李承乾平静道:“哪怕儿臣让他们现在去跳渭河,他们也会去跳,所谓军令如山,就是如此!”
“你!”
李世民被李承乾杠得一时语塞。
一旁的房玄龄连忙道:“太子殿下,我们知道东宫六率比较特殊,但国家的军队不是东宫六率,它涉及的人数更多,范围更广。因此,我们不能按照东宫六率去改革,当以国家面临的实情去改革军队。”
说完这话,他又急忙朝魏征递过去一个眼神。
意思是,该你上了!
却见魏征无语的扯了下嘴角,淡淡道:“陛下即位以来,推行改革,由内及外,由此及彼,放宫女,减封王,精简中央机构,已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国家也积蓄了力量,从而一举平定了突厥。
但是,国家毕竟经过了多年的战乱,在此之前,又是南北对峙的局面。
统一天下之后的制度建设,还有许多方面的问题,民众的负担依然很大,财政的压力同样不小。进一步解决财政问题,才是当务之急。
比如,我们现在的重要支出是军队,占到财政的四分之一,怎么办呢总需要解决吧!”
听到这话,长孙无忌下意识看了眼李承乾,见李承乾不说话,又自顾自地道:“之前在参与讨论的时候,我就说了,现在太子当面,我就再说一遍。如果能从财政方面着手军队,确实意义极大。”
“不错,战争时期,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侯君集接口道:“但现在是和平时期,我们不能把如此大的财力用在养兵上。而现在的养兵制度还是战时的养兵制度。”
“当时也是没办法,现在确实不可以继续了。”
房玄龄深意为然地点了点头,道:
“军队消耗国家财政方面,一,是士兵的日常给养,二,是军队里的军官数量多,或许,减员是条出路。”
“那照中书令的意思,我大唐以后就不用打仗了”李承乾冷冷地问道。
“这”
房玄龄下意识看了眼李世民,苦笑道:“臣并没有这个意思,臣只是觉得.”
“我现在想问问诸位大臣!”
还没等房玄龄把话说完,李承乾就出言打断了他,然后环顾众臣道:“你们莫非忘了,前段时间还出现了两国发兵威胁我大唐的事情。如今,吐谷浑虽然退兵了,但高句丽的兵还在辽东城外,你们就觉得天下太平了可以高枕无忧了可以削兵了”
“这”
众臣听到李承乾这灵魂三问,不禁面面相觑。
虽然通过李承乾的各种手段,大唐确实解除了当下的危机,但也确实不能说,大唐以后就不会再有战争了。
所以,现在是否适合改革军队,还真是不得不考虑的一个问题。
于是乎,所有大臣都将目光落在了李世民身上。
因为是否改革军队,全看他的意思。
只见李世民微微蹙眉,先是看了眼李承乾,又扫了眼众臣,才平静地笑道:
“不错!太子说的不错!改革军队,不等于削兵!”
“朕的意思是,改革,是让国家走向更好的一个手段!”
听到这话,众臣瞬间就明白了李世民的意思,即使李承乾刚才说的那三个问题有道理,他依旧要推行军队改革。
只见李承乾神色一正,又再次开口道:“那敢问陛下,你真的想好了要改革军队了吗”
李世民脸色一沉:“你什么意思”
他不相信李承乾听不懂自己话里的意思,自己是无论如何都要改革军队的。
但李承乾一而再再二三的找改革军队的麻烦,让他不禁有些怀疑,李承乾是不是别有用心。
毕竟改革军队,对李承乾来说,并不一定是好事。
却听李承乾又平静地道:“孤的意思是,陛下你真的下定决心了吗”
孤
他居然称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