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后来出现了转机,别说卖纸,他自己被卖了都不知道。这个转机就是燕相苏钦出使U国。
在尚京放弃了土地以换取魏齐军队撤退之后,他们全力以赴地对燕国发起了攻击。苏钦刚刚被任命为燕国的宰相,正准备大展拳脚,增强国家的实力,却没料到尚京趁燕国不备,联合了魏齐来削弱这个强大的邻国。盟约的墨迹未干,燕国就被魏齐背叛了。
尽管燕国有名将乐毅、秦开、粟腹,但新组建的军队尚未训练完毕,面对赵雍命令,廉颇、赵奢分别从两侧发起攻击的尚京精兵,燕军难以抵挡。更别提尚京还拥有望远镜这样的先进装备作为辅助。
燕军节节败退,很快失去了二十座城池,这些城池的人口和财富都远超当时的洛邑。这些城池大多位于华北平原,是燕国的主要粮食产区。尽管邹衍已经在为燕国制定合适的历法,但这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
失去了这二十座城池,燕国立刻陷入了三流国家的困境。无奈之下,尽管对背信弃义的魏齐两国深恶痛绝,燕国还是不得不低头求和,否则仅凭燕国自身的力量,最多一两年内就会步中山国的后尘。
苏钦见过齐侯后,作为一位纵横家,他自然要去参观一下这座闻名遐迩的学宫。没想到一进学宫,他就遇到了满脸灰尘的苏利。与年轻的苏利相比,苏钦的辩论技巧显然更胜一筹。
连续十天,苏钦不仅在数十场小型辩论中大获全胜,甚至在一场学宫的大型辩论中也展现出了压倒性的优势。因此,苏钦的名声传遍了天下,苏利也因此受益,他的纸张生意兴隆,利润甚至超过了苏岱五百金。
原本苏钦计划前往魏国,正好可以和苏岱一同回家探望父亲。然而,尚京主动提出和燕国和解,燕国已经到了危急关头,尚京提出的条件并不苛刻,燕国没有等待苏钦的商量,就答应了尚京的和解条件,割让了十座城池以换取尚京的撤退。
苏钦得知消息后,只得紧急返回燕国,主持国家大局。这一耽搁,让苏利虽然一路急行,但还是比约定的时间晚了一天。
十年间,齐国吞并了宋国和鲁国,魏国夺取了河西,韩国灭掉了郑国,赵国占领了山国,各国都需要时间来消化新获得的领土。其他国家也在进行改革,以图保住国家的根基。苏钦预测天下将会有大约十年的平静期,临行前他嘱咐苏利好好修学,等待时机的到来。
对于周地,在听了苏利转述的变化后,苏钦并没有多说什么,但他隐晦地表达了不希望苏氏子弟在周地出仕的意愿。听到这里,朱樉也只能摇头苦笑,苏岱之前已经拒绝了出仕的请求,看苏利的样子,经过稷下学宫的教训,他也要立志苦学了。
虽然朱樉现在确实需要一些对外交往的人才,但过于急切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安抚好苏岱之后,吕布威派人赶回的马车也抵达了洛邑,车里不仅载有两千金,甚至还有五百爰金。
手头握有将近九千金币,朱樉对于第二级货币的铸造已迫在眉睫。
......
只要能寻得银矿,他构想中的四层货币体系便能得以建立。尽管他目前除了铁资源稍显充裕外,其他资源均相当稀缺,但目前也只能先搭建起基本框架,待日后逐步完善。在准备动身之际,高式子面色沉重地返回。
东周公与西周公均未接见他,令他吃了个闭门羹。面对这两位大债主,朱樉并无更佳对策,便带着高式子一同前往铸币厂。
至于这两位周公,待这批货币铸造完毕后,先偿还部分债务以减轻负担,再慢慢谋划对策。借助先前炼钢的经验,精炼铜的方法探索并未遇到太多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