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116、接圣驾(2 / 2)

圣上要给小神童赐匾的消息,经由衙门发布,立刻在南阳城内引发轰动。

这一个月,南阳治安戒严,鸡鸣狗盗之事全部消失,连路面上都瞧不见垃圾。

甚至百姓们都自发开始维护‘南阳形象’。

一座城,因崔岘一人,而陷入某种盛大的狂欢。

直到四月底,钦差仪仗队伍,正式抵达南阳。

自崔家门口起,整条伏牛巷的地面,都铺上了红绸。

一身新衣的老崔氏,拉着岘哥儿,和全家人一起,站在门外激动等候。

而宋知府、叶县令等一众南阳官员,则是要去城门外,迎钦差进城。

浩浩荡荡的仪仗队伍,自南阳城门进入,无数百姓在街道两侧,激动山呼万岁。

而在仪仗队最前端的,是由八位身穿飞鱼服内侍、共同抬着的牌匾!

“陛下万岁!”

“恭迎钦差大人!”

“如此大的阵仗,实乃我生平仅见啊!”

“快看,那便是陛下赏赐给小神童的牌匾。”

“以后不是小神童啦,是咱们南阳的骄傲,大梁第一神童!”

前来凑热闹、观礼的南阳百姓,从城门口,一路排到了伏牛巷外。

那般浩荡恢弘的场面,很多百姓数年、数十年后都无法忘记。

钦差队伍抵达伏牛巷口。

“迎钦差!”

“放礼炮!”

炮仗齐鸣,人声鼎沸。

老崔氏激动的险些没站稳,带领全家人相迎。

而如今已有童生功名在身的崔岘,身穿一套宝蓝色儒衫,站立于最前方。

他本就白皙俊俏,今日又逢喜事,整个人看起来越发耀眼夺目。

鞭炮声、欢呼声,为他加冕。

在宋知府、叶怀峰的陪同下,钦差礼部右侍郎携带圣旨,来到崔家门外。

但让所有人震撼的是。

这位正三品的礼部右侍郎,竟然没有第一时间宣读圣旨。

而是笑呵呵看向崔岘,热情寒暄:“你便是崔岘?果真一表人才!本官离京的时候,阁老大人特地嘱托,让我好生端详你的相貌,回去细细说给他老人家听呢。”

“对了,阁老大人托我,给你带了些新衣、零嘴儿。老人家临行前,还担心你吃不惯京城的吃食,所以特地多备了一些花样。”

嘶!

听闻这些话,在场无数官员、百姓震撼到失声。

说罢,礼部右侍郎走上前来,竟亲自递过来两个包裹。

“小子崔岘,有劳大人!”

崔岘赶忙接过那包裹,沉甸甸的,全都是来自师祖的关切啊!

在满长街人怔怔的注视中,礼部右侍郎拉着崔岘、老崔氏,话了会儿家常。

这才一抬头,看了看天色,笑道:“吉时已到,本官该宣读圣旨了。”

于是。

一条长街的百姓,官员,都陪同着轰然跪下。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闻南阳童子崔岘,年方九龄,而才思敏捷,领悟绝伦。”

“今特赐金帛十匹,赦赐匾额,以彰朝廷育才之德!”

“望尔,不负圣心!”

“钦此!”

圣旨宣读完后。

礼部右侍郎将其交到崔岘手中。

而后,在全场众人的注视下,一把掀开黄稠。

那块传说中的御赐牌匾,霎时便露出灿灿真容,其飞扬之字迹,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麟子文星,神童天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