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岛屿另一边的深海码头,已经基本上都完成了搭建。
朱高煦又带着众人回来到了刚完工的码头边上,这还只是一期工程,暂时用来停靠船只的。
后续还需要建造一个更大的深水港,毕竟未来战列舰如果下水了,眼下这个小码头还真的装不下太多。
不过此刻这个小码头边上,除了停靠了三艘郑和带过来的宝船之外,还有不少小船,都是为了方便运输岛外物资用的小型运输船。
除此之外,这里还停靠着几艘朱高煦从现代社会带来的快艇。
因为带来的油料同样有限,所以除了朱高煦自己方便上下岛之外,也就是韦弘他们一些心腹往来长岛的时候才会用一下,一般人还是没资格使用的。
刚刚一行人就是直接乘坐快艇来的岛上,现在又得乘坐快艇返回对岸了。
很快,一行人又回到了蓬莱城外,不过并没有着急着进城,而是来到了附近一处晒盐的盐厂!
既然到了山东,海盐肯定是需要制作的。
民以食为天,除了粮食之外,食盐这种不可或缺的微量元素,同样也是朱高煦重点需要生产的物资。
靠着在海滩边上建立盐田,通过晒盐法来获得食盐,也是最简单的途径。
另外附近的那些毒盐矿和盐矿山,朱高煦也都在着手准备了。
所有收集到的盐,不管是晒出来的,还是从盐矿开采出来的,到时候还会经过工业区盐厂的深度加工提炼,得到最为精细的精盐。
“你小子动作还真不是一般的快啊!”
“这么大一片盐田,你估计一年能够产多少精盐出来?”
朱棣扫视着面前这一大片盐田,十分心动地询问道。
“这只是初期的,我已经让人发动了沿海的农户自发的建立盐田了。”
“到时候他们晒出来的盐,可以送到盐厂进行深加工,才能得到精盐!”
“第一年的产量规模,算上那些盐矿开采出来的,至少也有上千吨吧!”
“后续看情况,如果有需要的话,还可以扩大规模。”
朱高煦淡淡地说道。
盐田是获取粗盐最快速的捷径,但如果不经过提炼,会含有大量毒素和有害物质,吃了可是会死人的。
所以让普通老百姓晒盐,也不用担心会脱离掌控,因为提纯精盐的技术,在朱高煦这边,老百姓手中弄出来的盐,最终也只有送到朱高煦这边来进行深加工。
朱高煦只要把握住最关键的一道工序,就能够将整个产业链都牢牢地控制在手中!
“这么多?”
“你之前可是答应要给朝廷七成份额的!”
朱棣暗暗咂舌的同时,立马对着朱高煦提醒道。
关于精盐的事情,他们之前早就讨论过了。
朱棣给朱高煦提供最大的方便,但朱高煦这边必须要给朝廷供货才行。
一方面盐铁官营,不管是朱高煦要炼钢铁还是制盐,都肯定需要通过朝廷的渠道,否则朝堂上就能闹翻天。
另一方面,这可是巨大的财富,朱棣看得也着实心痒难耐啊!
“我答应的事情自然不会变卦!”
“但大哥这边还得抓点紧,否则就算给你们七成的份额,你们也未必把握得住!”
朱高煦指的自然是朝廷漕运的贪腐问题,漕运制度还是有很多弊端的,也是一个油水特别大的朝廷部门。
漕运是国企兴致,但同样不缺从中捞钱的贪官污吏。
朱高煦可不想自己辛苦生产出来的物资,被他人用来谋取利益。
“这个你放心,漕运改革已经在进行当中了,就用你之前给的那一套办法。”
“谁要是敢在这方面动手脚,直接就是诛九族的重罪!”
“有命拿钱,他们也要有命花才行!”
朱棣闻言,却是不以为然地冷哼道。
如今朱棣一心扑在改革上面,不对……应该是让朱高炽一心扑在改革上面,就是为了配合朱高煦在登州这边的发展。
谁敢阻挡大明发展的道路,那他朱棣绝不手软!
嬴政和李世民等人,看着面前的这一大片盐田,也是一脸的惊羡之色。
不过他们都没有多说什么,因为朱高煦之前就已经答应过,大明这边该有的技术,到时候同样也会给他们一份,让他们不用着急。
参观完盐田之后,转过头就是另一边的数万亩庄稼地。
已经是四月份,朱高煦之前带来的那些高产农作物的粮种,此刻该种的都已经让人在城外全部种下去了!
足足几万亩的土地,种的全都是朱高煦从后世带来的那些粮种。
这原本也是汉王朱高煦自己的地,朱棣之前赏赐的。
【汉王,这些高产良种的种子,你应该不是在市面上直接购买的吧?】
方教授这时有些好奇地询问道。
“恩,当初去了一趟农科院和培育基地的粮库,顺道就带了点出来,你懂的!”
朱高煦不置可否地笑道。
市面上的那些粮种,朱高煦自然是看不上眼的,能不能留种的都不确定,万一买错了岂不是哭都找不到地方?
最保险的,自然是去搬专业机构的仓库啊!
方教授:“……”
还真的被他猜到了!
【哈哈哈……只能说汉王这波操作666,居然专门跑去农科院和培育基地,还顺道带出来的!】
【汉王是懂顺道这个词的正确用法的,怕是他戒指里的好东西,都是顺道来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