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帝国皇家事务所驻东辽省办事处内,赵宇慵懒地伸了一个大大的懒腰,享受着钟婉晴轻柔的按摩,同时专注地听取着关于帝国东辽地区发展的汇报。
近年来,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地方积极投入资源,民间也踊跃贡献人力,使得东辽地区的发展呈现出如火如荼的态势。三大板块的建设工作稳步推进,不仅有效缓解了帝国关内的人口压力,还为地区带来了新的活力。
口头汇报结束后,赵宇满意地点了点头,开口说道:“东辽地区的建设工作做得相当出色。黄纪云,这位东辽省总督确实干得不错。朕这几日在附近的山林中打猎游玩,给了他们充足的时间做出反应。总体上,他们的表现还算过得去。那就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局面。不过,如果出了什么问题,可别怪朕心狠手辣。先从东辽的资金投入流水审核方面开始查起。”
地区的开发需要耗费大量的金钱、时间和精力。尤其是像东辽这样,几百年来一直处于荒无人烟的原始状态,直到天子亲政后才被提上日程,开始进行发展。因此,帝国财政在很大程度上难以给予足够的补充。毕竟,说实话,目前帝国财政的相当一部分投入是通过股市来进行救市的。
帝国能够给予东辽地区的,只有相关政策的支持。例如,在税收、财政和编制等方面为东辽开一个特例,方便他们自行进行建设投资。同时,东辽也与其他省份联合,共同提供人口、人力和相关资源。
大宋帝国东辽地区的开发主要有两个项目,一个是短期的盈利项目。比如,这里拥有丰富的矿物资源,外贸特权更是其独特的优势(东辽地区临近列加尔,是重要的外贸通口,这一领域非常赚钱),还有一些初始类资源,如人参、野生草药和草皮资源,尤其是牛皮、虎皮等,其价值相当可观(均为野生)。
这些东西皆是帝国所把控,通过与一些地方势力进行交换而得,例如掌握的大量土地资源以及地方类资源等。如此一来,便可实现相关的利益置换。总体而言,这种方式效果颇为不错。至于那些长期性的项目,基本上都是由官家主导,其中帝国官方地方制官办企业、特殊的民办企业和皇家企业占据大头。在吴方势力共同努力下,将东辽地区这块难啃的硬骨头成功攻克之后,便开始吸收民间资本进入项目盘,以开展相关工作。
东辽地区的油水究竟有多少呢?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自然会有一些按捺不住的人,想要偷偷沾染这份利益。然而,赵宇并非朱重八那般,对贪官采取一棒子打死的策略。他认为,只要贪官能够办实事,偶尔贪一贪也无妨,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是,绝不能贪得无厌,而且至少在明面上要过得去。此外,时不时地揪出一些贪官,也成为了一种惯例。这是必须要有心理准备的,毕竟让你贪了,到时候用你的人头来祭旗,可就别怪天子不讲情面了。
首先要仔细核查军费的使用情况,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了刀刃上。接着,对科研经费进行深入审查,以保障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然后,将目光转向民政类经费,关注民生福祉的投入。最后,才会关注其他经费的使用情况。
东辽地区在基层建设方面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在特殊时期,大量的读书人被贬谪到东辽地区进行劳动改造。这些文人雅士在运动结束后,有相当一部分选择留在本地任职。他们凭借着自己的学识和才华,为东辽地区的基层建设贡献力量。因此,东辽地区的基层建设工作得以扎实推进,基本上完成了全省范围内的系统建设。
大宋帝国标准化的行政系统体系,由于成本高昂,目前只有少数几个地方建成。这个体系涵盖了省、州、府、郡、县、乡镇、村社等各级行政单位。每个行政班子都建立了独立的司法系统和行政系统,而教育系统相关的垂直系统更是直接延伸到地方。这样的行政架构虽然复杂,但也确保了权力的制衡和管理的高效。
目前,只有东辽地区的几个地方完成了这一标准化行政系统的建设。西宁地区则采用了另一套系统班子,有着自己独特的管理模式。赵宇此次准备以东辽为试点,进行一次行政改革。毕竟,现有的行政划分区过多,需要进行一些微调,以提高行政效率,更好地服务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