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260章 为何不认为后边还有人?(1 / 2)

吴皇后有点担心:“要是这样,他不比秦桧权势还大?”她没好意思说,那不是王有志以后就成了司马昭?

赵构却不这样认为:“先过了这一关再说。江南士族大多反对北伐,对他会比较忌惮。这就有机会。咱们夫妻当初几乎是一无所有,不也开南国数十年盛世?

王有志在文官中没有根基。文官大多看不起他这个商贾之流。当了宰相,就不能再有军职。先去了他的兵权。

把汤思退召回来当枢密使,把他那些亲信将领都掉开。过几年,什么王家军,就不姓王了。张浚、吴家兄弟,还有很多将门都还在呢。

他们现在是想卖个好价钱,但不会容忍王有志一家独大,那样自己以后只能被收编。有些事不是钱能解决的,不信军队能都被他王有志拉过去。”

他想了想有得意地说:“到时候我就重新启用张浚。此人最能败事,专好跟同僚相争,到时候正好钳制王有志。”

他正跟皇后说着,外面有小宦官喊道:“启禀官家,张总管张庆从宿迁回来了,御书房求见。”

赵构一听是从王有志那边回来的,赶紧穿好衮袍,出去接见。张庆带回来王有志的一封信,上面写着:

臣王有志谨奏。为讨贼酋刘萼事。臣等奉诏正欲南归,忽闻金贼刘萼屠我七里河军民万余人,虽妇孺亦不幸免。丧主之犬,尤敢肆虐,视我皇宋无人乎?

人神共愤,三军切齿,灭此朝食,皆曰:不擒杀此贼,有何面目回京面圣?臣拟会同高全、李显忠、吴拱各部,共讨之。旬日之间,定将此贼献阙。

叩请圣裁。臣参知政事 王有志 绍兴三十一年腊月十一日

赵构看了,半天说不出话来。你都说不杀刘萼不回来见我了,还假惺惺请什么“圣裁”?但消灭刘萼这事占领了道德高地,自己也没法斥责。

更何况他还勾结了高全、李显忠,甚至吴拱。吴拱是吴玠的长子,吴家军的千里驹。难道王有志跟吴家也勾结上了?他越发觉得王有志势力大的可怕。

他千算万算,也没想到王有志找了这么个理由不回来。不用说,过几天李显忠多半也会有一封类似的奏折。

自己这两个嫡系大将,就这样在自己被逼宫的时候,避开了朝堂上的斗争,躲在外地看热闹。

他有点急了,赶紧亲自写了两封密诏,分别给王有志和李显忠,封官许愿,然后说已经下诏给高全,让他率领北方忠义军会剿刘萼,不用他们俩出手,赶紧回临安。

他又让人拟了一封诏书,越过中书省和枢密院,直接发给高全,封他当五路安抚处置使,五路忠义军元帅。让他带兵去消灭刘萼,并收复两京。

他也顾不上高全会不会趁机坐大了,就让他先去跟金兵打着吧。二虎相争,必有一伤。他并不认为高全就比金兵厉害,反而认为是完颜亮把精兵抽调一空,后方空虚,被高全耿京他们捡了便宜。

他也有点后悔,早知道完颜亮这么脓包,自己不如学谢玄故作镇定了。哪还有现在这么狼狈?但谁能料到金兵战斗力衰退得这么快?当时又不是自己一个人想跑,满朝文武,大部分都要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