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王有志和虞允文他们几个愣头青,不知天高地厚,偏偏他们还走了狗屎运打赢了。他们都是朕一手提拔的,他们打赢了,不就等于朕打赢了嘛。
偏偏这帮奸臣不依不饶,非要逼自己退位。还是人心不古,奸臣太多。韩家现在成了主战派的干将,带着一帮北方士族天天逼他。
韩诫这个忘恩负义的。当初韩家逃到江南,丧家之犬一般,是自己收留他们,赏宅子赏地。皇后还把自己妹妹嫁到韩家。何等皇恩浩荡。
现在一听说北伐可能成功,自家在河北路等地的财产有可能收回,于是就跟吃了五石散一样,天天跟自己闹,要北伐。
要北伐你自己回去打呀,自己出钱呀。自己什么都不出,想让别人去给自己争财产,还那么理直气壮。还不敢跟江南士族闹,就知道跟朕闹,不当人子!
他心里大骂了一通后,又觉得浑身无力,到底是老了。他心里忽然一阵厌烦,自己才过了几天安生日子,这又闹上了。
上次金兀术南侵,他逃跑又回来,然后议和,却被秦桧趁机专权。这次完颜亮南侵,他没逃跑,接下来还会议和,不是被陈康伯专权,就是被王有志专权。
他能熬死秦桧,还能熬死陈康伯吗?陈康伯倒是比他大十岁,但天天骑马射箭,身体好得很。就算他能熬死陈康伯,他能熬死王有志吗?王有志现在虚岁也才三十出头,一直都没听说他生过什么病。而自己都五十六了。
他忽然又一想,不好。王有志是韩诫儿子的老师,他们早就勾结到一起了?现在看来王有志这小子深不可测,到底有多大实力,自己并不清楚。以后真当了宰相,自己能不能控制得了?他也有点底气不足了。
他刚才给王有志和李显忠下的密旨,这俩听不听很难说,不听的可能性更大。他决定还是找江南士族的头面人物谈谈,他们大部分是反对北伐的。如果他们坚决支持自己,事情还有翻盘的可能。
桃源书院的一个隐秘的书房里,太府寺丞魏杞慷慨陈词:“这次完颜亮南征,淮南沦陷后,百姓不是被屠杀,就是沦为奴隶。士人也不能幸免,十不存一。
如果不是王虞两位相公力挽天倾,江南也难以幸免。而且完颜亮与金兀术不同,他来了就不走了,还准备把江南土地都赏给女真人,把江南百姓都变成奴隶。
王虞两位能打败完颜亮,虽然是韬略过人,但也有一定运气。大宋非有英主不可!不然再过几十年,两位相公老了。今上,啊,也老了。金兵再来,谁能抵挡?”
一位老者笑道:“南夫(魏杞的字)这么公然非议今上,就不怕皇城司听到?”
魏杞笑着挤挤眼说:“所以不敢劳烦各位尊长到临安去,晚辈才请各位就近在四明开诗会。”
老者指着他笑道:“你呀,你呀。你今天是代表史浩,还是钱端礼,还是韩王府?”
太子的师傅史浩是魏杞的同窗好友,代理户部侍郎钱端礼则是魏杞一路升官的保荐人。魏杞的祖父和父亲都曾经帮着韩世忠抗金,后来他父亲死了还是韩世忠帮忙安葬的。
魏杞笑道:“关系到江南百年气运的事,谁不赞同?楼老为何不认为后边还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