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29章 变乱骤起贺兰山,豪雨蔓延河西地(3)(1 / 2)

半晌,伏骞突然眼睛一亮。

“你忘了一件事”

“哦?”

“时下西夏国总人马,我说的是精锐,不会超过三十万,其中骑兵不超过五万,最精锐的人马都在贺兰山军司,也就是阿沙敢不率领的两万在贺兰山以西荒漠长期训练的精锐骑兵”

“也就是贺兰山西北角的白马强镇军司、右厢朝顺军司,两个军司各一万骑”

“原本是有三万骑的,不过在历次与蒙古人的战事里损失了一万骑,白马强镇军司位于吉兰泰盐池北岸,右厢朝顺军司在黄河西岸”

白马强镇军司,后世吉兰泰镇;右厢朝顺军司,后世乌海市。

“这两万骑都是从继续从事游牧的党项八部、吐蕃诸部、回鹘诸部当中精挑细选出来的,整个河西走廊以北的荒漠草原以及贺兰山都是他们的牧场”

“该部不用缴纳赋税,只服兵役,对了,克烈部、乃蛮部、汪古部灭亡后,也有不少牧户逃到了这里,他们无一例外都极为仇视蒙古人,战意强烈,阿沙敢不也是党项人中的一员悍将”

“记得上次是成吉思汗长子术赤率领三万骑进攻这两个军司,却只与阿沙敢不打了个不胜不败,你可知晓原因何在?”

“知道,蒙古人无论从哪个方向过来,都必须要走一段至少几百里、水草缺乏的荒漠,等抵达贺兰山附近时已经是精疲力尽,阿沙敢不则是以逸待劳,自然能与之斗个不胜不败”

伏骞点点头,“现在关键来了”

“哦?”

“第一个是针对西夏人来说的,由于贺兰山两个军司在黄河西岸,而成吉思汗必定是从东边桌山附近突进来,一开始他们也只能攻取河东之地,想要顺势攻下河西之地就不得不顾忌阿沙敢不的贺兰山两大军司”

“成吉思汗何许人也?岂有不知晓这一点的,故此,我估计他在黄河西岸,特别是在黑山西端的河套草原、五原一带,也就是以前的西夏国黑山军司藏有不少人马”

黑山,后世阴山。

“这一路人马肯定是用来对付贺兰山军司的,将其牢牢牵制住,使其在主力攻打黄河西岸时不能轻易救援”

“我知道了,想要兴庆府精华之地不会在短时间内落入蒙古人之手,就必须支援阿沙敢不”

伏骞摇摇头,“我现在突然明白必陛下的心思了”

“哦?”

“我国若是加入中国的战事,战线势必拉的很长,而就算打通了河西走廊,那里经过几年旱情后也不会得到多少补给,故此,有黄河灌溉、并未受到旱情影响的兴庆府必须要在蒙古人之前拿下”

“而拿下后他也不会在这里长待,而是会将所有的西夏人全部迁走,上一次我见他时他说了一句十分古怪的话,至今让我记忆犹新”

“什么话?”

“也不知怎地,他竟然说蒙古人灭亡西夏国之后会将境内的党项人赶尽杀绝,目前并没有这个迹象啊,不过陛下一向有未卜先知之能,或许蒙古人真有这个想法”

“西夏国境内的党项人至少有百万,若是能让这些人迁到钦察草原来种地,特别是北高加索一带,那里土地肥沃,雨水颇丰,当成牧场实在太过浪费了,若是当成田地来耕种,必定是大片良田”

“你的意思是我军需要秘密穿过河西走廊北面大荒漠,然后在贺兰山附近坐山观虎斗?”

“不错,陛下需要的是西夏国的百姓而不是军队,让其与蒙古人死耗,等其两败俱伤时我军再杀入,蒙古人这次是倾力而来,若是能将其大部歼灭,至少在十年内不会对我国造成威胁”

“届时就能从容将西夏国的人口迁到北高加索来”

“那还等什么?赶紧通知陛下啊,成吉思汗囤积重兵于五原、九原一带时陛下已经亲率大军抵达了婆娑城、哈密,大人,职部愿亲自快马飞去报讯!顺便将您的想法告诉他”

伏骞点点头,“那就辛苦你了”

......

时下青唐城到哈密的驿递快骑已经很成熟了,中途每隔一百里就有一个驿站,最高等级的驿递则是不换人只换马,最不好走的一段自然就是阿尔金山,不过也就是百里左右。

当下独孤丑奴带了三个人,没有多做准备,立即朝着哈密奔去。

驿递骑士是十分辛苦的,之所以选择不换人只换马的策略,自然是不可能将优秀的锦衣卫浪费在一个个微不足道的驿站上,四人一路向西,不分昼夜疾行,中途只换马,略微休整,连夜也要赶路,当然了,夜间速度会大大降低。

此去哈密至少有三千里,四人白日里行使四百里,夜间行使一百里,等他们抵达哈密时全都脱了相,途中累死的马匹至少有十匹。

这就是律庆虽然将锦衣卫当成自己的亲军,但依旧需要从极为辛苦的驿递骑士开始的原因,只有经受了驿递骑士的考验才能真正成为锦衣卫。

锦衣卫的俸禄是普通骑兵的两倍,还没有战事中死亡的风险,虽然极为辛苦磨人,但应征者依旧趋之若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