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170章 襄阳动了(2 / 2)

至于如此过分干涉民间市场,把食盐、粮食都归于官办会不会出问题

那肯定会出问题,因为这两样都太赚钱了,食盐更是在古代等于稳赚不赔,就说现在跟汉军合作贩盐的徽商,起家就是靠着朝廷官府操控了盐价。

徽商算是二道贩子独家代理商,挤掉了其他代理商上位,才成功做到了全国首富。

八大皇商(汉奸)都干不过这帮子徽商,足可见食盐到底有多暴利,给民间自行贩盐权力那还得了

“民以食为天,而食以盐为大。大将军为防商人好利,扰乱地方,取缔食盐私营,改为官办。”

姚宏毅说着取出一份工商司的汉盐账目,里面详细记录下与徽商合作后,所得到的食盐、水晶杯分利。

“居然这么多”刘骏顿时一惊。

“盐利果然暴利!”

“难怪徽商能做大,这盐也太好赚了。”

“扬州盐商富甲天下,看来当真名不虚传呐!”

“……”

众人一一接过账本翻看,无不惊呼震撼,直咽口水。

林文昌看过之后,脸色同样好看了不少,忍不住叹道:“先人所言不虚,这盐果然是无本万利的好东西。还好大将军有先见之明,已经把这盐给握在了我们自己手里,没有交给那些商人去做。”

实际上,这账本上的食盐获利,看着虽然很多,但对比汉军的财政支出,还是有些许不够看。

不过没关系,这还只是第一年的分账,徽商那边的销路才刚刚打开。汉盐自身的口味价格优势,以后赚的银子只会越来越多。

而且,汉军卖汉盐,可不全是为了赚银子。关键还是在于打通汉盐的销路,把汉盐输出到伪清各省地方。

届时,伪清治下用的都是汉盐,一旦汉盐被汉军掐断,伪清地方必定大乱!

民以食为天,食以盐为大。

没有粮食,百姓会饿死,没有盐吃,百姓会无力生病。

正当众人还在商议新占地盘的治政方略,工商司都插嘴提了几点关于新地盘的食盐粮价,邮传司(驿站)官员的突然送来急报:远安县危!

远安县是荆门州西北的县城,同样也是荆门白莲教义军控制的地盘。

远安县令席云峰,还是聂宇发去一道令书授封。

虽然荆门义军迫于形势,已经决定改旗易帜内附了,但人都是不见棺材不落泪的。

襄阳有几万清军驻扎,还刚刚击溃了二十万白莲教大军,王聪儿这样的女中豪杰都败逃郧阳府了。

可襄阳清军一天不南下,那荆门义军就能汉军多耗一天,改旗易帜没问题,可主动南下荆州内附,不是说要防备襄阳清军南下,就是自己这边走不开,只是派了信使来回通信。

荆州不说派流官,他们也不主动请示。

荆州下令要他们聚兵闹出动静,那他们就听令聚兵闹出动静。

总结,听调不听宣,能拖一天是一天。

可惜,襄阳清军还是南下了,不南下才叫奇怪,汉军攻打汉阳、武昌二府,就算是打不下来,清军也不可能坐视不理。

鄂辉是湖广总督,明亮是湖广提督,坐看反贼攻打省城,这要是告到了京师,乾隆再看他俩是满人,也得治罪问责。

死罪能免,活罪难逃。

鄂辉、明亮出兵,还是专门掐算了时候,把粮食、民夫都征调差不多了才出兵。

他们的想法没啥问题,汉阳、武昌都是大城,里面保底还有几万军队,野战打不过反贼,那守城总该能守个把月的。只要两府能守住,鄂辉和明亮再趁机南下出兵,不说能横扫反贼,也能让反贼疲于奔命,徒耗粮草,让反贼钱粮出现危机。

哪怕不成功,就这么拖着,拖到反贼没有余力,拖到朝廷调集数省大军围剿。

反贼能打又怎么样

几省大军合力围剿,再厉害的反贼也将灰飞烟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