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长年待在北境,在对付匈奴上,还是有一套的,不仅击退了匈奴的来袭,还掠夺了不少的马匹粮草,算是一场中等规模的胜利。
刘启要的就是胜利,别管小、中还是大,只要胜利就行。
这可是拉拢李广的好机会,刘启打算给他加官进爵。
可群臣哪儿愿意啊?
这李广是刘启身边的红人,还在外面带着军队,要让他再进一步,那功臣集团就彻底没机会了。
又经过近十个多月的拉扯,双方都疲倦了,最后只能各退一步,只给李广加官而不给李广进爵。
李广被调回了京城,成为了大汉新一任的卫尉,接管了南军的兵权。
君臣之间的博弈,也随着李广这一次的获胜而进入了新的高潮。
匈奴内部发生了不小的动乱,再加上汉军这次大胜,从而引得不少匈奴人倒戈。
其中就有几个匈奴的王和高级将领,因为他们的地位比较高,刘启便想利用他们的地位,从而吸引更多的匈奴人来降,因此刘启打算给他们封侯。
但这触犯到了功臣集团“非功不得封侯”的底线,周亚夫身为功臣集团之首,自然要站出来反对刘启的想法。
“陛下,我大汉和匈奴人乃是世仇,如今陛下抛弃仇恨而重赏匈奴人,这样必然会引起我军将士的不满,还望陛下慎重考虑啊!”
周亚夫话还没说完,便被刘启堵了回去。
“那么,究竟是我军将士不满,还是周将军不满?或者说是周将军对朕不满?”
“这……”
周亚夫还能说什么呢?只能无声的反抗。
“封他们的不过是些虚职,在朝中根本无关紧要,这其中的价值远超所封的土地。
只要给他们厚封,便会有更多的匈奴人来投靠,这种不打仗便取得胜利的办法,究竟有何不可?”
“纵使我大汉是天朝,那他们也是背主之臣,陛下重赏背主之臣,那以后又如何谴责那些背叛的人、不忠心的人呢?”
周亚夫就是不同意刘启的决议,也不管刘启的脸色如何,死活就是顶撞刘启。
几乎每次大朝会,周亚夫都要顶撞刘启,将刘启搞得很下不来台,刘启再也忍不了了。
有些想法周亚夫或许是对的,可有些事情也要看皇帝的脸色行事,公开顶撞皇帝,而且一点面子不留,这就不是一个臣子该做的事情了。
两个人之间的矛盾已久,碰撞越来越频繁,已经几乎是不可调和了
“周亚夫!你屡屡顶撞于朕,究竟是何居心?要不这大朝会你来开!这大汉的江山你来坐!”
寂静。
死一般的寂静。
刘启在大朝会上如此爆发,在场的人没有一个敢说话的。
以刘启的脾气,现在站出来说话,被当众打杀了都有可能。
但周亚夫可不吃这气,他确实没有造反的心思,只是想提出自己的建议,刘启发怒他可不惯着。
“臣告退!”
周亚夫说完,头也不回地离开了大殿。
“你……!”
刘启此刻杀了周亚夫的心都有。
就这般目中无人,将来怕是难为太子刘彻的大臣啊!
“散朝——!”
……
退一步越想越气,刘启的心态都快炸裂了,他没想到周亚夫敢做到这个地步。